2016年11月25日,文法学院诚邀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汪黎明副教授为校区2015、2016级运动康复专业学生讲授“损伤的运动康复”的导论课程。

首先,汪老师对运动康复中心在欧洲以及我国健身房中开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列举诸多实例对运动康复的意义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目的在于使同学们了解和正确认识运动康复是什么、可以为人们带来什么。
而后,汪老师结合自身学习、工作中的丰富经历,以运动技术为例对病理的形成、物理治疗的方法予以进一步讲授。包括:损伤的原因、肩峰撞击的康复方案、膝前痛案例分析等,提出了最佳的且合理高效的运动模式,授课中提到的如外国人运用针灸为中国人进行治疗(但强调中外思路的不同)、导致病理的“幕后黑手”、运用呼吸调整等前沿的信息,使同学们对运动康复领域的认识程度有效的得到进一步拓展。

理论内容后,汪老师专门对物理治疗师的行业境况为大家进行了分析与介绍,但强调任何行业做到顶尖都具有优势,入门思路极为重要。并就同学们的问题包括医学解剖与运动解剖的区别、该专业的考研相关以及未来发展等予以答疑解惑。

【主讲人简介】
汪黎明,男,博士,副教授,临床执业医师,主要从事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除了担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教师,他还担任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健康顾问,国家网球队体能康复师,国际麦肯基生物力学疗法认证治疗师,高尔夫频道体能康复顾问,一兆韦德健身、青鸟健身、宝力豪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培训讲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健身指导员培训讲师。主持参与了15项课题,发表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并获得了相关奖项:例如2013年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运动伤害防护项目集体一等奖,奥运攻关科研成果集体一等奖,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委精品课程等奖项。
撰稿人:肖玲(文法学院)